發布時間:2025-10-13 來源:森工門戶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操作規程(試行)》等四個規范性文件的通知(內穩發〔2016〕1號)、《內蒙古自治區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實施辦法》(內黨辦發〔2021〕7號)等相關要求,現將本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有關事項公示如下:
一、項目概況
1、項目名稱: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防火通信能力提升建設項目
2、項目建設單位: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信息中心
3、評估主體單位: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信息中心
4、項目建設地點:本項建設地點涉及牙克石(包括應急事務部、林業信息中心)、內蒙古大興安嶺國有林區各基層單位轄區。其中數字超短波補點基于林區現有瞭望塔部署;應急通信配套中基于原有林區微波應急通信系統站址、檢查站、管護站進行電池替換。
5、項目建設性質:新建項目
6、建設內容及規模:本項目建設內容是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通信保障的服務設施,同時也是直接為林業生產經營服務的工程設施。主要建設內容包括:
1、數字超短波系統補點和擴容。基于現有森工集團數字超短波火場通信網補點建設數字超短波固定基站68個,對現有166個站點進行容量升級(2通道升級4通道),補充建設SIP信令網關軟件、匯接交換機,使用后臺信令數據對接的方式實現現有數字超短波對講機和森工集團定制核心網內手機終端的語音對講。補充配置4G自超短波自組網基站、WIFI超短波自組網基站、車載臺、手持臺及附屬設備等,滿足森工集團火場應急通信指揮需要。
2、高通量衛星通信系統建設。通過現有衛星系統改造,提升單點衛星傳輸能力,下行傳輸速率到40Mbps以上,上行傳輸速率6Mbps以上,初步實現從中星十號衛星通信網絡切換至Ka高通量衛星通信網絡,實現火災現場的高速衛星數據傳輸,增強現有衛星應急通信保障能力,為后續融合通信網絡建設奠定基礎。
動中通改造1套,靜中通改造(大型方艙衛星通信指揮車)1套,靜中通改造(中心指揮車)5套,購置背負式高通量衛星便攜站72套;購置便攜衛星上網設備75套(可接入亞太6D,林業信息中心和24個基層單位各3套)、皮基站75套及應急通信三網通基站10套;在應急保障車上配置林業150M車載電臺17套、車載衛星電話35部,配置手提便攜發電機、應急電源、戶外應急調測終端各90套;新增應急通信車5臺、滅火聯勤通信指揮車6臺、應急運載車24臺,滿足應急通信、前線指揮調度、應急裝備運載等需求。
3、航空甚高頻系統中繼站補點覆蓋。為優化航空護林站低空通信及時性,在林區選址建設6套航空護林甚高頻中繼站(130MHz頻段),實現大興安嶺航空護林局下屬各種飛行器與航管控制中心(或分中心)的通信聯絡信息溝通,滿足航空護林局飛行安全和應急保障需要。
4、寬帶自組網系統配置。在林區共計購置MESH基站5套、MESH單兵終端5套、無人機MESH模塊5套,在應急通信前方救援場景時開展自組網設備部署,確保林區通信無縫銜接,提升應急響應效率,保障信息實時共享。
5、無人機購置。購置便攜無人機90架、運載無人機2架、中型垂直起降無人機2架,提供林區森林防火和應急保障作業時的機動偵查、物資運輸、大范圍偵查等能力。
6、應急通信基礎設施改造。應急通信配套電源替換。現有蓄電池老舊(已到報廢年限)、性能損耗嚴重。為林區重要檢查站、管護站更換150套蓄電池;為林區現有41個微波應急通信系統更換41套蓄電池、新增6套開關電源,保障設備系統穩定供電和滿足前端人員應急保障用電需求。
通信節點機房改造。為各基層單位現有21個通信節點機房進行改造,包括平面改造、直流系統、交流系統、空調、動環系統、防雷和接地等改造,為林區森林防火視頻監控系統、微波等應急通信系統提供穩定的運行環境。
7、項目建設期限:項目預計工期為2026年5月初-2028年4月底。
8、項目總投資及資金籌措:
本項目總投資13961萬元,其中工程費12670.8萬元,占比90.76%,工程建設其他費626萬元,占比4.48%,預備費664.2萬元,占比4.76%。資金來源為申請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11168.8萬元(占80%),地方配套資金2792.2萬元(占20%)。
(2)資金來源
項目總投資的80%申請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項目總投資的20%采用地方配套資金。
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主要內容
根據本項目特點,重點圍繞本項目實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等方面開展。進行風險調查、風險識別、風險估計、確定風險等級及提出風險和防范化解措施。綜合分析項目實施可能存在對當地經濟與社會發展方面的影響;對環境、交通、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影響;對項目建設場地內及周邊群眾、企事業單位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影響。
三、征求公眾意見范圍、主要事項、方式及期限
(一)征求公眾意見范圍:
呼倫貝爾市呼倫貝爾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額爾古納市、鄂倫春自治旗。
(二)征求公眾的主要事項:
1、對本項目的了解程度、支持態度;
2、本項目的建設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3、項目建設期間,最擔心哪方面因素,如生態環境、工程質量等;
4、產生矛盾糾紛,采取的解決方式;
5、其他意見或建議
(三)征求公眾意見的方式:公示期間,歡迎各界人士本著客觀、公正的原則以來電、來信、來訪等形式向評估主體單位反映相關意見、建議和訴求。
(四)公示起止時間:自公示之日起7個工作日。
四、公眾參與聯系方式
評估主體單位: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信息中心
聯系人:高金亮
聯系電話:18748390040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信息中心
2025年10月13日